那王源早已做下欺天之行,行欺世盗名之事,收买人心。
父皇受他逼迫,不得不给予军务自专,朝政独揽之权。
此人甚至当着父皇的面追杀房琯,口口声声说要平叛,却又放任十余万大军饱食空度,拒不收复长安。
种种行为都表明他意图不轨,根本没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,也根本没有对父皇有半分的忠心。
然而,自父皇入蜀之后,我大唐皇族尽数跟随迁入成都,尽在王源的控制之中。
这种情形之下,一旦王源发动,我大唐皇族将尽数被他铲除,会让我大唐皇族就此断绝血脉之续。
每每思及此事,儿臣夜不能寐,心寒胆颤。”
玄宗捧着纸张面色阴郁,即便他心中对李瑁恨之入骨,但他也不得不承认,李瑁所言之事,也正是自己常常担忧之事。
所有的皇族血脉都在成都,一旦王源发动,确实会铲草除根断了血脉。
“儿臣之所以断然做出登基为帝的决定,其实是儿臣思虑再三的结果。
儿臣若不继位,大唐便将受王源挟持,因为挟持了父皇便等于挟持了天下。
儿臣一旦继位,父皇便为太上皇,此举便一举击碎王源通过挟持父皇号令天下的阴谋。
父皇成了太上皇,儿臣为大唐皇帝,而且脱离了王源所控制的成都,王源便手中再无筹码。
这便是儿臣做出这逆天举动的缘由,儿臣要以此举破局,让王源的阴谋落空。
此举正是为了我大唐江山存续之想,不容其沦入权臣之手的考虑。
请父皇深思明鉴。”
玄宗皱眉闭眼,仰天长叹一声,又缓缓的睁开眼睛。
他不能不承认,李瑁的这个办法确实一下子便将王源挟持自己,把持朝政的局面击破。
帝位易主,自己也将不再有价值,皇帝在哪里,朝廷便在哪里。
成都此处的朝廷其实便已经算是烟消云散了。
“儿臣已经同回纥可汗骨力裴罗借兵十万,加上李光弼手中的六万大军,现在灵州精兵已至十六万,实力在王源之上。
王源也绝不会因为这件事轻举妄动。
儿臣写这封信时,我大军正在开赴长安的路上。
不久后儿臣便将夺回长安城,迎接父皇回归京城。
儿臣今日之举,或许父皇心中甚是怨愤,但儿臣只能这么做,待儿臣夺回长安后,迎接父皇回京之时,若父皇尚无法原谅儿臣此举,儿臣可当面谢罪,还位于父皇。
然此时此刻,唯此举可破局,儿臣忠心期望父皇以江山社稷为望,在传位于儿臣之事上和儿臣保持口径一致。
若父皇一旦否认传位于儿臣,那便给了王源和其他居心叵测之人起兵的口实。
那样一来,必然天下大乱,平叛难成,祸起萧墙,社稷将凋零糜烂不可收拾。
这件事上,儿臣跪求父皇与儿臣父子同心,为我大唐社稷之重振共同竭力,将是大唐之幸,社稷之幸。
万望父皇烛照明鉴,深思而决。
不肖儿臣李瑁顿首泣血。”
玄宗静静的呆立了半晌,面色忽晴忽阴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门外,一名内侍大着胆子靠近,颤抖着声音禀报道:“陛下,政事堂王相国韦左相颜中书等携文武百官前来求见。”
玄宗微微一怔,长吁一口气,伸手将那封信凑到烛火上点着。
看着那封信在桌面上化为灰烬之后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10次婚约:顾少情深不浅 宠婚溺爱 天降娇宠:爱妃快到碗里来 总裁老公太难缠:老婆要翘家 盛世暖婚:恶魔老公滚远点 狂傲毒妃:本王要定你 以身试爱 萌宝坑娘为妃 掠爱夺宠:老公太霸道 医妃冲天:王爷轻点宠 妃来横祸:王爷请保重 我的捉鬼生涯 萌妻甜蜜蜜:总裁,爱不释手 我的剩女上司 凰权倾天下 慕爱成瘾:高冷总裁强索欢 总裁追婚:爱妻无路可逃 闪婚挚爱:老公太生猛 狼性总裁强索爱 最强暖婚:老公,请低调!